18成禁人视频免费_全部免费a级毛片_成年奭片免费观看_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

壓力管道或者消防管道布置設計的要求有哪些?

來源: 浙江漢陸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時間: 2012-04-19

(1)壓力管道或者消防管道布置設計的一般要求有;

1)壓力管道或者消防管道布置設計應符合工藝管道及儀表流程圖的要求;

2)壓力管道或者消防管道布置應統籌規(guī)劃,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滿足施工、操作、維修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齊美觀;

3)在確定進出裝置(單元)的管道的方位與敷設方式時,應做到內外協調;

4)廠區(qū)內的全廠性管道的敷設,應與廠區(qū)內的裝置(單元)、道路、建筑物。構筑物等協調,避免管道包圍裝置(單元),減少管道與鐵路、道路的交叉;

5)管道應架空或地上繳設;如確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設在管溝內;

6)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管道應敷設在管架或管墩上;

7)在管架、管墩上布置管道時,宜使管架或管墩所受的垂直荷載、水平荷載均衡;

8)全廠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應留有1O%-3O%的裕量,并考慮其荷重。裝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裕量,并考慮其荷重;

9)輸送介質對距離、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徑管道的布置,應符合設備布置設計的要求;

10)壓力管道或者消防管道布置不應妨礙設備、機泵及其內部構件的安裝、檢修和消防車輛的通行;

11)壓力管道或者消防管道布置應使管道系統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證管道柔性及管道對設備、機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過允許值的惰況下,應使管道最短,組成件最少;

12).應在壓力管道或者消防管道規(guī)劃的同時考慮其支承點設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狀達到自行補償;

13)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減少氣袋或液袋。不可避免時應根據操作、檢修要求設置放空、放凈。管道布置應減少“盲腸”;

14)氣液兩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為兩路或多路時,管道布置應考慮對稱性或滿足管道及儀表流程圖的要求。

(2)管道除與閥門。儀表、設備等需要用法蘭或螺紋連接者外,應采用焊接連接。下列惰況應考慮法蘭、螺紋或其他可拆卸連接:

l)因檢修、清洗、吹掃需拆卸的場合;

2)襯里管道或夾套管道;

3)管道由兩段異種材料組成且不宜用焊接連接者;

4)焊縫現場熱處理有困難的管道連接點;

5)公稱直徑小于或等于100mm的鍍鋅管道;

6)設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3)氣體支管宜從主管的頂部接出。

(4)有毒介質管道應采用焊接連接,除有特殊需要外不得采用法蘭或螺紋連接。有毒介質管道應有明顯標志以區(qū)別于其他管道,有毒介質管道不應埋地撤設。

(5)布置固體物料或含固體物料的管道時,應使管道盡可能短。少拐彎和不出現死角:

l)固體物料支管與主管的連接應順介質流向斜接,夾角不宜大于45°;

2)固體物料管道上彎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道公稱直徑的6倍;

3)含有大量固體物料的漿液管道和高粘度液體管道應有坡度。

(6)需要熱補償的管道,應從管道的起點至終點則”整個管系進行分析以確定合理的熱補償方案。

(7)敷設在管廊上要求有坡度的管道,可采用調整管托高度。在管托上加型鋼或鋼板墊枕的辦法來實現。對于放空氣體總管(或去火炬總管)宜布置在管廊立柱的項部,以便于調整標高。

(8)布置與轉動機械設備連接的管道時,應使管系具有足夠的柔性,以滿足設備管口的允許受力要求。必要時可采用以下措施:

l)改變管道走向,增強自然補償能力;

2)選用彈簧支吊架;

3)選用金屬波紋管補償器;

4)在適當位置設置限位支架。

(9)布置與往復式壓縮機相連的管道時,應使管系的機械振動固有頻率和管道的氣柱固有頻率避開機器的激振頻率.必要時可采用以下措施:

1)增設防振支架;

2)適當擴大管徑;

3)增設脈動衰減器或孔板;

4)合理設置緩沖器,避開共振管長,盡可能減少彎頭。

(10)不應在振動管道上彎矩大的部位設置分支管。

(11)在易產生振動的管道(如往復式壓縮機、往復泵的出口管道等)的轉彎處,應采用彎曲半徑不小于1.5倍公稱直徑的彎頭。分支管直順介質流向外接。

(12)從有可能發(fā)生振動的管道上接出公稱直徑小于或等于40mm的支管時,不論支管上有無閥門,連接處均應采取加強措施。

(13)自流的水平管道應有不小于3‰的順介質流向坡度。

(14)管道穿過建筑物的樓板、屋頂或墻面時,應加套管,套管與管道門的空隙應密封。套管的直徑應大于管道隔熱層的外徑。并不得影響管道的熱位移。管道上的焊縫不應在套管內,并距離套管端部不應小于150mm。套管應高出樓板、屋頂面50mm。管道穿過屋頂時應設防雨罩。管道不應穿過防火墻或防爆墻。

(15)布置腐蝕性介質、有毒介質和高壓管道時,應避免由于法蘭、螺紋和填料密封等泄漏而造成對人身和設備的危害。易泄漏部位應避免位于人行通道或機泵上方,否則應設安全防護。

(16)有隔熱層的管道,在管墩、管架處應設管托。無隔熱層的管道,如無要求,可不設管托。當隔熱層厚度小于或等于80mm時,選用高100mm的管托;隔熱層厚度大于80mm時,選用高150mm的管托;隔熱層厚度大于130mm時,選用高200mm的管托;保冷管道應選用保冷管托。

(l7)廠區(qū)地形高差較大時,全廠性管道敷設應與地形高差保持一致。在適當位置調整管廊標高。管道的最小坡度宜為2‰。管道變坡點宜設在轉彎處或固定點附近。

(18)對于跨越、穿越廠區(qū)內鐵路和道路的管道,在其跨越段或穿越段上不得裝設閥門、金屬波紋管補償器和法蘭、螺紋接頭等管道組成件。

(19)有熱位移的埋地管道,在管道弧度允許的條件下可設擋墩,否則應采取熱補償措施。

(20)管道布置時管道焊縫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對接焊口的中心與彎管起彎點的距離不應小于管子外徑:且不小于100mm;

2)管道上兩相鄰對接焊口的中心間距:

a.對于公稱直徑小于150mrn的管道,不應小于外徑,且不得小于50mm;

b.對于公稱直徑等于或大于150m的管道,不應小于150mm;

3)環(huán)焊縫距支、吊架邊緣凈距不應小于50mm;需要熱處理的焊縫距支、吊架邊緣的最小凈距,應大于焊縫寬度的5倍,且不得小于100mm。